宣科,男,音乐民族学家,1930年生,藏裔纳西族,云南省丽江人,教会学校毕业。现已从丽江地区实验中学退休,从事音乐研究。
人物简介
宣科早年求学于昆明教会学校,挚爱并长期研究音乐,大器晚成已是学术界对他的共识。由于有着多民族的血缘,故富有颖悟的天秉和进取的气质,不仅具有运用多种语言的能力,还惯于以多民族的不同方式理解和思考问题。他在饱经忧患之后所表现出来的振作有为的生活态度,及锲而不舍的求知精神,为世人所瞩目。
家族简介
宣科的祖辈,是明朝嘉靖年间从安徽宣城充军到云南鹤庆的汉人,曾祖母是纳西族,祖母是藏族康巴的公主。他的父亲宣明德聪明过人、记忆非凡,能说7种民族语言,是纳西族第一个会说英语的人。
成就及影响
1957年他遭受无妄之灾,关进了监狱,一直到1978年才重返故土。有人说宣科去坐牢,像是进了一次美容院,二十余年之后出来,他依然生气勃勃,青年焕发,丝毫看不出一个获释囚徒的沮丧。
牢狱生活没有击垮他,是因为音乐始终呵护着宣科的心灵。积蓄得太久,所以便聚集了足够的喷薄气势。重获自由的他精心炮制《音乐起源于恐惧》,在《天津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研究》等刊物发表之后,在音乐界引起了轰动。
他以翔实的资料,独特的见解,有力的论据,向早已成定论的音乐艺术的起源论,发起了强劲的挑战,他新奇的观点为人们打开了另一种独特的视角之窗。不仅在国内引起了轰动,而且也在国外音乐理论界引起了轰动。
他更成功论证了流传于丽江地区的《紫薇八卦》是唐朝皇帝李隆基亲自谱曲的宫廷音乐,与已失传900多年的《霓裳羽衣曲》为同期御制;论证了《浪淘沙》是南唐后主李煜所作……
他潜心发掘和研究纳西古乐,在纳西古乐被世人认知的同时,宣科也获得了世界性的声名:英国的牛津大学、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伦敦大学、国内的中央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学院等十几所大学和音乐协会请他去讲学。他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登上牛津大学讲台的第一位中国的学者。
社会评价
“大器晚成”,这已是学术界对他的共识,由于有着多民族的血缘,故赋有颖悟的天秉和进取的气质,不仅具有运用多种语言的能力,还惯于以多种民族的不同方式理解和思考问题。
束发之年,到昆明教会学校读书,又有了接受更广博的中西文化的机遇。所以他研究和语言问题时,便现身说法,如数家珍,而非客边的走马看花或主边的囿于偏见,这无疑是个极不易得的优势。
人生经历
不必讳言,和许多秉资恃才者一样,他也不无狂猖的一面,并因之付出代价,30余年的壮岁全是在颠沛和囚禁中度过的。从学问的专修和积累说,固是令人扼腕的挫折;但从生活的体认及品性的锤锻说,却又赢得非一般安蛰书斋者所可得到的领受。从而树框立架的基面便大见舒展,这又是以失补得的另种优势。
尤为难得的是,他在饱经忧患之后所表现出来的振作有为的生活态度,及锲而不舍的求知精神,使其不断显有与岁月偕新的活力和令人刮目相看的进境。这也不难于披览其著述中切实感到,讲足以作为成年自学者的良好范例。
试看他所作出的如下部分命题:
音乐舞蹈源于先民的恐惧感;
合唱先于齐唱;
纳西族的远祖并非羌族;
东巴教不是纳西族的宗教,而是纳西族原生文化在藏族再生文化中的传承,其载体则是纳西人创制的“提醒式图画文”;纳西人学英语是学“第二外语”,不应以“第一外语”作为工具,而应直接从母语到英语。在众说纷坛的民族音乐悬案之一的《白沙细乐》研究中,力排众议,证明了它不是蒙古音乐,而是纳西古乐——《安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