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4月10日(丙午年三月十七),中国公学在上海创办。1906年2月,因大批留日学生返抵上海,没有着落,留学生中的姚洪业、孙镜清等各方奔走,募集经费,在上海北四川路横浜桥租民房为校舍,筹办中国公学。两江总督端方每月拨银1000两,派四品京堂郑孝胥为监督。校务实际由王抟沙主持。党人于右任、马君武、陈伯平等任教员。
中国公学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具有光荣的传统,师生中有不少人积极参加活动,如女英雄秋瑾、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谬德潘等。
公学学子
胡适(1891.12.17—1962.2.24)1906年考入中国公学,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
郭纲琳(1909~1937),1929年入中国公学,后参加左翼文学研究会,并任共青团上海沪西区委,由于叛徒出卖而被捕。虽经毒刑拷打,但她以对党一贯忠贞的信念,在牢房里写下血书:“坚持立场,为而牺牲!拥护真理,为正义而流血!”最终被枪杀于雨花台,牺牲时年仅28岁。
冯友兰(1895~1990),1912年冬入中国公学大学预科;后成为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其学说与熊十力、金岳霖、贺麟一起被称为现代新儒学的四大流派。
吴晗(1909~1969),1928年夏入中国公学;后成为著名的中国历史学家、明史研究专家。
何其芳(1912~1977),1929年入中国公学预科;后成为著名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
陈沂(1912~2002),1929年入中国公学;后参加八路军,成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杰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工作者。
罗尔纲(1901~1997),1930年毕业于中国公学大学部中文系;后成为太平天国史与晚清兵制史的研究专家。
陈波儿(1907~1951),在中国公学读书时投身左翼戏剧运动;后成为著名电影演员,主演《青春线》、《桃李劫》、《生死同心》、《八百壮士》等影片。
王莹(1913~1974),1930年入中国公学;后成为著名电影演员,曾主演《女性的呐喊》、《铁板红泪录》、《同仇》、《自由神》等影片。
杜宣(1914~2004),1931年考入中国公学大学部预料,1933年参加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后成为当代著名剧作家、散文家、国际文学活动家、诗人。
韩念龙(1910~2000),1934年毕业于中国公学大学部经济系;解放后,历任驻巴基斯坦、瑞典大使,外交部部长助理兼办公厅主任,外交部副部长、顾问,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
赵超构(1910~1992),1934年毕业于中国公学大学部;1944年访问延安时,写出了可与埃德加·《西行漫记》相媲美的《延安一月》;此后,他创办了新中国第一张晚报《新民晚报》;他生前手不停笔,以“林放”等笔名写下新闻性杂文万余篇。
吴健雄(1912~1997),1929年入中国公学任教并学习,深受胡适先生的风范影响。后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获博士学位;1944年参加“曼哈顿计划”(研制);1958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75年,获得美国福特在白宫授予她的代表美国最高科学荣誉的国家科学勋章,被誉为“核物理女皇”、“中国居里夫人”和“物理科学的第一夫人”。1990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以她的名字命名一颗小行星。
石西民(1912~1987),1931年,考入上海江南学院经济系学习。九一八事变后,两次参加上海学生赴南京抗日团和营救北平学生活动。次年2月,转入中国公学。9月离沪北上,先后就读于北平大学和大学。1965年2月,调任文化部副部长、党组。1975年10月,任国家出版局局长。1980年出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郭沫若著作编委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名誉所长。
郭虚中(1912-1971),1932年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部文史系毕业。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
江姐(1920—1949),1936年考入重庆南岸中学,1938年12月,江姐考入重庆中国公学附属中学读高中。在中国公学停办后,江姐按上级指示于1940年秋考入重庆中华职业学校会计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