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秦、赵两国都是战国七雄之一。秦想要统一六国,必须要扫除三晋,也就是韩、赵、魏三国。根据“远交近攻”的策略,秦军率先攻打魏国,后来转向韩国。而秦、赵两国之间也眼看着即将发生一场大战。
公元前260年爆发的长平之战无疑是当时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秦、赵两国都投入了不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双方的一次综合国力的较量。
虽然无论是从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来说,赵国都要稍逊于秦国,但是这场战争,赵国也并不是必败无疑的。两方实力在那儿摆着,如果正面迎战一定不是其对手的话,就应该从方面着手想办法。赵国的主将原本是大将廉颇,他将这一问题想得非常透彻,于是决定不要贸然进攻,而是采取了拖延时间的方法。廉颇率军固守不出,想要等拖得秦军士气低迷、攻势受挫时再出击。但是这样的战术,世人终究无法看到它得出结果的那一天了。
秦国深知自己军队的弱点,遂派遣人员进入赵国实施反间计。昏庸的赵孝成王中计,解除了廉颇的职位,换上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这也注定了赵军的败局。这场长平之战的最终结果是赵军大败,前后死伤约45万人。秦军虽然胜利,但是也有着不小的伤亡。总之,这场秦、赵两国之间的战争可谓是异常惨烈。
长平之战秦国损失
世人皆知,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对当时的赵国可谓是产生了毁灭性的打击。是的,赵国在这场战争中伤亡的人数以及损耗的财力、物力,在当时来说的确是一个巨大的灾难。那么,在这场战争中,交战的另一方秦国又有着什么样的损失呢?它的损失大不大,对国内又有着怎样的影响?
事实上,在长平之战中,秦国不仅有损失,而且损失还不小。虽然史料上对其在战争中伤亡的具体数目并没有详细记载,但我们仍然能从现有的文字资料中得到一些侧面信息。
长平之战结束没多久,秦国与赵、魏、楚之间又爆发了一场“邯郸之战”。当时,秦王想继续让白起为主将,攻打赵国的首都邯郸。但是白起却拒绝了,理由是:邯郸城并不是那么容易攻打的,而且诸侯国若来救援的话,一日即可到达。从大局面来看,各诸侯国怨憎秦国已久,打起仗来必不会手下留情。
且长平一役,秦虽大胜赵军,但自己的兵力也损失过半,国内空虚。现在秦国又要跨越山河去攻打他人的国都,若赵国在内接应,而各诸侯国在外攻打,里应外合之下,秦军必败。后来事实证明,白起的这段话并没有错,秦国确实在邯郸之战中吃了大亏。
由此可见,长平一役,如果按照秦国发兵约60万的说法来看,它极有可能伤亡人数将近30万,这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了。再加上赵国损失的兵力,也难怪世人皆为这场长平之战的惨烈伤亡而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