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完全根据本地建筑样式修建起来的古刹,坐落在福建崇武古镇风光旖旎的西沙湾畔,本地老黎民都虔敬地称它为解放军庙——一座远近闻名的全国第一奇庙。 这座寺庙奇就奇在庙里供奉的不是神仙塑像或祖先灵位,而是27名解放军战士的英魂。走进古刹的正殿,只见平日用来供奉神龛的位置上端端正正地分两排摆放着27尊解放军战士彩塑坐像,而祭桌上则堆满了老黎民送来的兵舰、风帆、坦克模子以及可乐、八宝粥、水果、糕饼等供品。只管这里每日香火缭绕,人头攒动,却听不到一般寺庙中常有的晨钟暮鼓。每当朝阳升起或太阳落山时,庙里传出的都是雄壮洪亮的号角声。那高高的山门上,高悬着的是闪闪发光的八一红星,飘扬着的是猎猎作响的解放军军旗。只要是寺庙都会有主持或方丈,但长住在这座庙里的却只有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她就是被解放军将士称为“爱兵妈妈”的曾恨老人。也正是有了这样一位怪杰,才有了这座全国唯一无二的奇庙。 1949年9月17日,13岁的小曾恨正跟着母亲在西沙湾的沙地里挖地瓜,忽然,几架百姓党的飞机从云层中窜出来,其中一架直对着小曾恨恶狠狠地俯冲下来。在这岌岌可危的要害时刻,几名原已隐蔽好的解放军战士奋不顾身地冲过来,一下子把小曾恨牢牢地压在了身下。小曾恨获救了,而那几名解放军战士却倒在了血泊中。过后,本地群众把在空袭中牺牲的27名解放军战士的遗体掩埋在了西沙湾畔,跪在坟前久久不愿起来的小曾恨记着了母亲的嘱咐:“你的命是他们给的,你要用平生一世来答谢他们。” 第二天一早,小曾恨就来到解放军战士的坟前,上了她的第一炷香。今后每隔一段时间她都会来给自己的救命恩人祭扫上供,起先她是跟着母亲来,出嫁后是老公陪着来,生了孩子后则是带着儿女来。记不得从哪一天开始,来这里烧香上供的人多了,每年的9月17日,这里更成了老黎民祭拜上供的一个重要场合。于是她的心里逐渐萌生了一个愿望,建一座古刹,把27位英烈供奉起来,让人们永世瞻仰。 1993年,在征得本地当局的同意后,曾恨老人准备正式修建古刹。她拿出自己一辈子储蓄下来的几万元钱,变卖了母亲留给她的所有金银首饰,还以房契做抵押借了一些钱,但凑起来的钱与建庙所需的资金还差好多。很快,一场自发的民间捐钱活动在本地开展起来,不到半年时间就收到各种捐钱60多万元。1996年,庙终于建成了。随后不久,曾恨老人搬到庙里住下,她说老公已归天,儿女都大了,自己已没什么挂念了,剩下的日子要在这里好好陪陪自己的救命恩人。 一段传奇的故事,一个传奇的老人,建起了一座全国唯一无二的古刹。老人说:“解放军为老黎民做了好事,老黎民会一直记在心里,甚至会当神一样供奉起来。”这句话引起了我深深的思索。是的,中华民族是一个讲情义的民族,中国的老黎民也是最有感恩典结的。中华传统美德的薪传往往是通过偶像崇敬来实现的,把人升格为神,并通过虔敬的典礼起到教养作用,这是我百姓间信仰的一个重要特征。雷同的例子不胜列举,好比西子湖畔的岳王庙、福建湄州岛上的妈祖庙,面前的解放军庙更是一个鲜活的证明。 解放军庙正殿门前的一块石碑上刻有这样一首诗,虽然从艺术的角度看粗拙了一些,但却生动地表现了修庙者的心声:“官兵奋战壮成仁,同志于今称大人。塑像奉香非迷信,翻身群众敬元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