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猿到人过渡阶段中的晚期似人化石。大约生活在距今100万~500万年以前的上新世至更新世初期和中期。

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晚期化石代表。生存于距今约400万~100万年的上新世晚期至更新世中期。化石最早于1924年由英国解剖学家达特(Raymond A.Dart)在南非汤恩地区发现,是一个6岁雌性个体的头骨,脑量440cm3。1936年以后,在南非和东非的不少地方陆续发现了这类化石,标本数量相当多。起初将这些标本定为4属6种。随着研究的进展,一些属名和种名已被废弃。现在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将所有非洲发现的南方古猿归为1属3种,即南方古猿非洲种、南方古猿粗糙种和南方古猿阿法种;后者于1978年在埃塞俄比亚的阿法地区发现,距今约350万年,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南方古猿化石。南方古猿的主要特征是:有突出的颌,没有颏;头盖低平,额向后倾斜;外表像猿但成体脑量已达400~770cm3,脑回也较复杂,眉嵴亦不如猿类发达,且牙齿排列紧密,这些方面都与人接近。此外,枕骨大孔较猿类靠前,髋骨构造亦与猿类不同,说明南方古猿已能直立行走。

从猿到人过渡阶段中的晚期似人化石。大约生活在距今100万~500万年以前的上新世至更新世初期和中期。1924年以来在南非、东非连续发现包括头骨、骨盆及四肢骨等化石多起。有人的一些特征(如短脸、牙齿结构等)。从骨盆、腿骨和足骨的结构可以肯定,南方古猿已营地面生活,能两足直立行走。近年来发现南方古猿的一些进步类型已能制造工具。南方古猿在分类系统上为人科的一属,即南方古猿属,分为两种,即南方古猿非洲种和南方古猿粗壮种。

南方古猿又称“南猿”。早期人科代表。1925年达特(R.Dart)根据南非汤恩发现的一个幼年头骨化石而定名。生存时间距今400万—100万年。主要分布在南非和东非。分为纤细种和粗壮种两个类型。一般认为较原始的纤细型后来进化属;南方古猿阿法种和南方古猿非洲种,即属此种类型。在南方古猿同时代的地层里发现了粗糙的石器。南方古猿的形态特征虽然保留有若干似猿的原始特征,但已经显示出人科的发展趋势。

从上新世延续到更新世中期的一大类形态接近猿类的早期人科化石。这个头骨于1924年在南非汤恩地方发现。已能直立行走,身高1.2~1.3m,估计平均体重25kg左右,南方古猿雌性平均约1.25m,雄性平均约1.52m。迄今发现的化石最早距今约370万年前,最晚的估计约距今50万年。脑量一般为440~530mL,最大可达700mL。1974年在埃塞俄比亚的阿法低地发现10多个个体,其中有一副残缺的骨架,约包含全身骨骼的40%,俗称“露西”。阿法的南方古猿化石据推测距今350万~260万年前。埃塞俄比亚的奥莫河谷的化石地点距今约300万~200万年前。肯尼亚的特卡纳湖以东的各个地点的时代大约在200万年以前。巴林戈湖以东的切索旺雅估计在距今100万年。另外还有一些地点如卡纳波依、恩高罗拉、喀麦隆、卡纳姆、纳特龙、洛塔加姆,也发现过可能属于南方古猿的标本,其中洛塔加姆下颌估计为距今600万~500万年前,时代最早。南非的南方古猿化石地点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斯特克方丹、马卡潘斯盖两个地点的时代距今约250万年前。汤恩可能也同样古老。斯瓦特克兰斯、克罗姆德拉和斯特克方丹延伸地点时代较晚,大约距今150万~50万年前。以后,在非洲及亚洲又发现了10多处,化石分属350多个体,逾1000件。

中国湖北恩施地区发现过4枚牙齿,也曾被报道为属于南方古猿,但化石太少,还有待于发现更多材料才能予以肯定。一般说来,纤细型的时代较早,大多早于距今200万年,粗壮型大多晚于距今200万年。通常分为4个种。南非早期化石的平均脑量刚超过450mL,晚期化石为530mL。

人学网·人类通史栏目责编:童心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