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张伯驹在河南项城出生,他是张锦芳之子,与袁世凯有着表亲的关系。早年便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在7岁时进入私塾学习,9岁就能写诗,被誉为“神童”。他与袁世凯几个儿子一起在英国人开办的一所书院深造。

1918年,张伯驹毕业于袁世凯混成模范团骑兵科,并进入军界工作。他曾担任过安武军全军营务处提调、陕西督军公署参议,以及曹锟、吴佩孚、张作霖部任提调参议等职。

1927年起,他转入金融界,历任盐业银行总管理处稽核、南京盐业银行经理和常务董事。秦陇实业银行也聘请他担任经理。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前往西安后致力于文学创作。

战后的时期,他曾担任第11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议、河北省政府顾问和华北文法学院国文系教授,也参与了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和北平美术分会理事长等职位。

1947年6月,他参加了中国同盟,并成为民盟北平临时委员会委员,还积极参与爱国运动,如助动反饥饿运动和枪杀东北学生等活动。解放后,他继续从事文化工作,一度被划为分子,但1980年的平反使他的名声得以恢复。

1962年起,张伯驹加入吉林省博物馆作为副研究员和副馆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迫害,但1972年周恩来得知情况后,即指示将其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此外,他还曾担任北京中山书画社社长、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名誉会长以及其他多个机构的职位直至去世。

1982年的春天,当老人的女儿终于拿到了同意调换医院的批令时,张伯驹不幸离开人间,只留下一生的收藏作品给予我们启示。这段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让我们对他的故事怀有一份敬仰之情,同时也让我们思考到关于个人与国家之间责任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