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代史上,冯庸的名字与他的父亲冯德麟以及张学良紧密相连。作为奉系军阀的长子,他不仅在军事领域有着显赫的地位,还以创办私立大学而著称。在这个充满变数和挑战的时代,冯庸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教育救国”的理念。
1920年,毕业于北京陆军讲武堂后,冯庸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他先后担任东北航空处上尉参谋、少校参谋、中校参谋处长,并升至少将航空司令和装甲部队司令等高级职务。在抗日战争中,他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七路总指挥,为保卫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抗战胜利后,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冯庸继续服务于国家,在重庆接收员身份回到沈阳,从事政务工作。1948年前夕,他携眷前往台湾,在那里度过余生直至去世。
尽管他的一生中有许多传奇,但最为人所知的是他创办的私立大学——冯庸大学。这所学校不仅是中国第一所西式大学,而且完全免费,这一举措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人们赞誉。学校分设工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以培养新型人才为目标,不但注重理论知识,还强调实践能力和道德修养。
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而日本侵略者正试图通过奴化教育来摧毁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面对这一严峻局面,冯庸提出了“八德八正”的教育思想,即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武装青年思想,从而抵御外来文化侵蚀。他还规定学生每天必须进行强迫运动,以增强体魄和耐力。
然而,就在这段时间里,“九·一八”事变发生,将学校正常秩序给予严重破坏。当晚,大批师生撤离到北平,并在崇元观五号成立临时教室。而日军占领后的那段时间,对学校造成极大的损害,将其改建成飞机修理试飞机场。
为了实现工业救国与爱国主义精神的结合,使得整个人民都能参与进来,是冯庸一直追求的事业。他从戎并没有使他放弃这一信念,而是在退役之后,更是将全部家产捐赠给了自己创建的私立大学,用以支持教学活动,这份慷慨让人们铭记他的名声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