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刘彻的次子,齐王刘闳,生于西汉末年,其母为王夫人。根据史书记载,他可能是公元前123年出生的。刘闳在幼年时便因其母亲得宠而受到父亲的深爱和重视。在《史记·三王世家》中,褚少孙补记了一个关于刘闳封王前夕的故事:当时王夫人正在病中,汉武帝询问她希望将儿子封在何地,她回答希望能够封在雒阳。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尽管没有明确表达反对意见,但她的沉默却被认为是一种默许。

随后不久,王夫人去世,而刘闳则在位期间未曾离开长安,对外并未有正式前往其封国之行。这一现象引起了朝中的讨论,最终导致他被称为“东方无主”。直到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大司马霍去病和尚书令霍光等人上奏请求对皇子进行封号,其中包括立刘闳为齐王、劉旦為燕王、劉胥為廣陵王。此举意在稳固皇室继承人体系,并增强地方统治力。

至此,齐怀王刘闳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但他的统治时间并不长。在位八年的他,最终于公元前110年的元封初一年逝世,没有留下后嗣,因此其封国也随之废除,被改设为郡。历史上的这一转折,为后来的人们提供了一些思考:是否真如人们所说,“齐地不宜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