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驹,1898年出生于河南项城,是张锦芳之子,袁世凯的表侄。自小聪慧,7岁入私塾,9岁能写诗,被誉为“神童”。后来,他与袁世凯的儿子们一起在英国人办的书院学习。在1918年,他毕业于袁世凯混成模范团骑兵科,并进入军界,从事了多个职务。
1927年起,他转而投身金融界,在盐业银行、南京盐业银行和秦陇实业银行等机构担任重要职务。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曾一度前往西安,但最终致力于文学创作。他还曾在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等地担任过教授和顾问。
1947年6月,张伯驹参加了中国同盟,并在北平参与了一系列爱国运动。解放后,他继续在文化教育领域工作,一直到1958年被划为分子(1980年平反)。1962年起,他成为吉林省博物馆的副研究员和副馆长。
晚年的他因涉嫌右派而遭受迫害,但周恩来的介入使他得以恢复名誉。他继续从事文化工作至最后一刻。1982年2月26日,由于病情不佳,张伯驹去世。
他的主要事迹之一是对古代文物的收藏热忱。他自30岁开始收藏中国古代书画,不惜一掷千金,以保存重要文物为己任。他的收藏包括陆机《平复帖》、展子虔《游春图》等珍品,被认为是中国艺术史上的璀璨明珠。在捐献这些珍贵文物给国家之前,他们已经被广泛传颂并享有盛名。
最著名的一次捐赠是在1956年的冬天,当时他无偿捐献了自己的收藏中八件精品给故宫博物院,这些作品包括陆机《平复帖》、杜牧《张好好诗》等。这次行动赢得了政府的高度赞扬,但张伯驹婉拒了20万元奖金,因为他希望这些文物能够永远留在国家手中,而不是仅仅作为个人财富存在。此外,还有一次他将李白真迹《上阳台帖》捐献给喜欢书法的人,这份真迹现在归属于故宫博物院收藏。
尽管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和个人利益考量,但张伯驹始终坚持将其宝贵的收藏用于促进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最终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令人敬仰的一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