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登场:张顺首次出现于书中,是由其兄张横介绍。当时,宋江上到张横的船上,张横便要劫杀宋江。幸得李俊适时来到,救了宋江并调解双方。张横听到宋江发配江州时,便托他带个信给张顺。宋江也便答应。
后来,宋江发配江州,与江州中的李逵和戴宗吃饭。席间,却缺了鲜鱼下酒。于是,李逵大闹渔家要鱼,却与渔家的主人张顺打了起来。陆上张顺不敌李逵,便激他到船上,再推他到水里。李逵不谙水性,被灌了一肚皮水,幸得戴宗劝止双方,张顺才救了李逵上岸。当下,宋江便带来了 张顺兄长的家书给他,并交为朋友。
后来,当宋江和戴宗被押付刑场,由梁山泊人马和李逵等人救出逃至白龙庙时,却渡不过 江,只好待在那边。而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见 江上有船驶来,便要抢去来船却原来是 张顺等人架的船在白龙庙的 江边接应他们。一路上的险阻,在这危急关头,他们终于安全地上了梁山泊,并加入到了梁山好汉行列中。
随着时间的流转,上梁山后 张順立得不少功劳,他参与多场水战,其中,也曾与其他水军头领生擒得凌振。在攻打大名府的时候,因病缠身之下的 宋公明(原名孔明),背疽难忍,不愿饮食,只能靠着安道全精心照料。但是安道全却因为迷恋娼妓 李巧奴而无法赴援,使 得 宋公明的情况更加严重。这时候,有一位叫王定六的人物因意外之举遇到了 张順,而 王定六又引荐 安道全,这才使 安道全最终决定前去帮助 宋公明。
在一次偶然的情形下,以虚假身份混入王定六的小舟内的是 一位被误认为死者的神秘男子——高俅。他正是当朝权奸,也是对抗梁山好汉的一个重要障碍。在他的计划被发现之后,他试图逃脱,但最终还是被 张順所捉拿,将其活捉献给了梁山众兄弟,从而获得巨大的荣誉并且威震天下。
然而,在征伐方腊期间,一场突如其来的战斗让这个英雄再次展现出了他的勇敢无畏。在涌金门的一次潜伏行动中,他不慎遭到了对方士兵的射击,最终在此惨烈的战斗中英勇牺牲。而他的灵魂没有就此消散,它化作一股力量,为那些还未完成使命的人们提供支持和鼓励直至最后胜利实现。此事传遍四海,每个人都知道这位浪里白条 的传奇故事,以及他为了友情、正义而不断斗争到底的心志和勇气。
绰号及来源:据说張順浑身象雪一样的白肉,就像是一根从未沾污过泥土的小木棍子,所以人们称呼他为“浪里白条”。这种称呼源自于他的特长,那就是能够深入海底潜伏多日,同时又能快速游动在水面之上,让人仿佛看到了一条快如风一般穿梭于波涛中的鱼儿。这名字既反映出他的能力,也隐含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大侠形象。他以此作为自己的标签,在梁山泊成为众人的敬仰对象之一,即使是在绝境之中依旧保持着坚定的决心和非凡的手段,这也是为什么人们会将这样的英雄称为浪里白条,而不是普通的地痞或恶霸那样的人物形象。
塑造人物:施耐庵通过这样一个复杂而微妙的人物塑造手法,将这个人物从一个简单的地痞或者强盗角色提升成了一个真正具有英雄气概的人物。他通过对比与别人的不同表现出張順完美中的缺陷,用实际行动证明这个角色的伟大,同时也体现出了施耐庵对于创作角色的深刻理解以及艺术技巧运用上的独到之处。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張順如何处理自身的问题,如对哥哥做出的选择,以及如何面对困难环境下的选择,对友情忠诚以及对正义无私追求这一点,都充分展示出了這個角色的魅力所在。
诗词歌咏:
【浪里白条張順】
东去長河萬里,
內中一個雄夫。
面如傅粉體如酥,
履水如同平土。
胆大能探禹穴,
心雄欲摘骊珠。
翻波跳浪性如魚,
張順名傳千古。
【捉高俅】
河裡生來浪裡淘,
英雄不只藝業高。
乾坤一氣能下水,
權奸太尉尽数抛。
【魂捉方天定】
涌金門外滔滔汀,
風起雲飛戰無常。
殺機已現眼猶閃,
死生關頭任君看。我們對於這個故事總感到興趣與好奇,這種複雜的情節結構與豐富的人物描寫,使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一個時代,並對當時社會背景有更深入了解。此外,這樣一個歷史劇本也不僅僅是一個描述過往事件,更是一種教育工具,可以讓後世學習歷史知識並從中獲取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