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汉章:一位讲历史的权威老师

童汉章,1915至1918年间,三次离开家乡漫游名山大川,过着漂泊诗人的生活。1918年重阳节,他因惦念父亲回到家乡。在此之前,他曾组织同学会,创办图书馆,并在高安县女子学校任教。1921年,他创作了第一篇白话小说《乞食》。

1922年春节后,他离家去上海,为隐其行踪,改名白采(后又称白吐风),考入美术专门学校。1923年底毕业,在上海当过教员、编辑。他在这里继续他的文学事业,并于1924年写成了著名长诗《羸疾者的爱》。

1925年秋,他执教于上海江湾立达学园。他对待教育充满热情,不仅教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思维能力。此外,还有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热爱,使他成为了一个非常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然而,就在他忙碌与学生们共度时光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病魔悄然侵袭。尽管如此,当他得知自己即将不再能够陪伴身边的人时,他依然坚持完成了暑假期间到沪杭一带漫游的计划。这段旅程结束后,即病逝于船上,这是他的生命中最为悲壮的一幕。

童汉章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一系列优秀作品,也是一种精神,那就是一种以史为师,以文育人,以文化铸魂的心态。他虽然早逝,但他的思想和作品依旧激励着无数人追求真理、探索自我,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