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1928年抵达上海,开始了自己的记者生涯。埃德加·于1933年4月至1935年6月期间,在北平燕京大学担任新闻系的讲师。此后,他又访问了陕甘宁边区,并撰写了大量关于红区的报道,这使得他成为了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继续担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的驻华战地记者。

1942年,埃德加前往中亚和苏联前线进行采访,最终离开了中国。他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三次回到中国,并与毛泽东主席会面。1972年2月15日,埃德加在瑞士的日内瓦逝世,其部分骨灰被安葬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

他的经历之一是1936年的“西行漫记”。这一事件发生时,他首次访问了陕甘宁边区,并见到了许多重要人物。在延安期间,他亲眼目睹了一二·九运动并向当地学生描述了这场运动的情况。此外,他还放映了一系列反映苏区生活的影片、幻灯片,为国统区青年提供了解红军领袖形象和“红旗下的中国”的机会。

埃德加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就在卢沟桥事变前夕。这本书最终在英国伦敦公开出版,对中外进步读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后的几年里,夫人海伦也多次访问延安,与八路军高级干部进行深入交流,她撰写了一系列关于此段经历的小说,如《红区内幕》、《杂记》等。

最后一次访问延安是在1939年。尽管他使用汉语名字施乐,但由于胡愈之先生等翻译人员不知道这个名字,所以他的作品中的中文名字一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