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古时代的中国,仓颉被尊为“制字贤人”,他是黄帝时代的左史民,以鸟兽脚印为灵感,分门别类,并且减以征集、收拾利用,在汉字制造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据《河图玉版》、《禅通记》等文本记载,仓颉曾经自立为帝,被尊称为“仓帝”,上古时期的一位降尾发。
作为笔墨之神,仓颉有单瞳四个眼睛,不仅能察星宿活动趋向和鸟兽脚印,还能够根据其抽象创造笔墨,从而根除事先结绳记事的陋习,创始了文化之基,被尊奉为“文祖”。他的主要成就包括:
完善笔墨:仓颉将平易近间既有的丹青笔墨进行广泛征集和仔细收拾,从而创造出一套成体制的标准象形笔墨。
受洛书:他通过背北巡狩并登上阳实山后,用洛汭取黄河交汇处的洛书来获得八卦,这后来演变成了《周易》的源头。
人物评价认为,在从“堆石记事”、“结绳记事”到“标记笔墨”的转变过程中,仓颉对中国文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尽管现代学者普遍认为汉字已经存在于更早前的文字系统中,但由于历史原因,他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仍然不可动摇。他被誉为初祖,而非实际上的文字发明者。然而,无论如何看待,他都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是我们今天使用文字交流的基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