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一位三国人物的生平,1939年,他从广东中山大学制革专业毕业,并被推荐加入了“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在此期间,他先后被派往上海、江西、广东和贵州等地,担任组织生产的任务。在他的努力下,1942年他获得了工程师的职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1946年,他作为工程师兼湖南事务所主任,被派往邵阳上任,并在太平巷一号挂牌办公。他接手了湖南工作并在此地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随着1950年的全国解放,“工合”总会并入中央合作管理局,而各地“工合”则并入到了合作系统,最终更名为二轻系统。邵阳地区培养出了不少技术人员和干部。在1951年,邵阳制革厂的一款猪革产品参加国际展览,在莫斯科赢得了好评,使得邵阳市制革厂声名鹊起,被誉为“天下第一厂”。

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冲击,但1971年恢复生产指挥权后,他继续投身于科技创新中。同一年,他试制出名为“海军蓝服装革”的新产品,这款产品在1978年的全国产品评比会上获奖,并且在湖南省内部也获得了金牌奖。此外,还有另一项他领导试制成功的“猪二层服动态”,这款产品再次证明了他的卓越能力。

他还曾经担任过多个政治职务,如是邵阳市的一、二、三、四、五、七届代表,以及四、五届人委委员和七届革委会委员等。此外,他还是市第一、二、三届政协委员以及湖南省第四届政协委员。而且,也是市科学技术协会委员和市轻纺学会副理事长。在1980年2月去世时,他享壽6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