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论文400字:茜茜公主独子殉情背后的悲剧与权力斗争

一战前夜,奥匈帝国的天子弗兰茨·约瑟妇一世,在他人生中经历了无数离别和悲剧。38岁那年,他的弟弟马西米连诺一世在墨西哥被枪决;60岁那年,他仅有的独子鲁道夫殉情自尽;69岁那年,他的妻子茜茜公主在瑞士被刺杀。85岁那年,他的侄子兼第一承继人斐迪南大公也在萨伏依遇刺(一战导火索)。这位老天子的生活中充满了亲人的离逝,最快乐的一刻或许是他的独生子的死亡,那是一个盼头。

茜茜公主是一位活泼开朗的人,而约瑟妇则显得呆板,这使得他们婚姻中的情感交流困难。至于她的侄子斐迪南大公,则违反了约瑟妇的意愿,不顾她反对,与平民女子结婚,这激起了老天子的不满。不过,唯一没有触犯的是她的孙女鲁道夫,因为她暂时还未能超越家族的坎坷。那麼身为皇太子的鲁道夫为什么没有勇气开口?

二、鲁道夫的情感遭受父亲宽重干预。

作为一个出身宫廷环境长大的青年,鲁道夫深受父亲严格教育和规矩束缚。他每日忙碌12个小时,每晚洗冷水澡,以增强体魄。而睡眠也遵循军营习惯,即随时准备出征。尽管他精通8种语言,是个聪明勤奋且自律的人,但他的性格有着严格守礼制的一面,即便是在笑话面前,也不会轻易松弛。这导致他与活泼开朗的母亲之间由于性格差异而缺乏理解和沟通,没有感情上的交流。

三、鲁道夫患有烦闷症倾向。

从小到大的生活中,鲁道夫被送去学习,而不是像姐姐那样自由玩耍。在成年的过程中,由于性格相近却无法共度时光,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奇妙但又隔阂关系。他内心深处渴望自由,却因为家庭责任受到限制,感到无比压抑。此外,他与母亲之间虽然相似,却无法真正靠近,因为只有奶奶才是那个能够陪伴他成长的人。

四、政治立场相同但不能共存:

尽管从小接受过严苛教育,但鲁道福仍保持着独立思考之姿。他偏好维护法兰克福条约,对外政策更加开放,与法国友好,同时对于待匈牙利问题上也有自己的见解,与女亲约瑟妇不同的看法导致分歧。如果不是他是唯一合适的继承人,那么可能事情会简单许多。但作为唯一继承人的重担,让人们不得不对其未来提问:如果你必须等待58岁才能登基 throne,眼睁睁地看着你的祖父错失机会,你会怎么想?

总结:魯多芬之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隨著魯多芬過世後約瑟婦即逝世,其後只好將侄兒斐迪南大公擢為第一繼承人。但約瑟婦病況復發,再次干預斐迪南的大婚事務,這一次斐迪南竟然選擇了一個平民女子作為妻,這是一個王子與灰姑娘般傳說故事。於是約瑟婦命令宮內無人敢違抗斐迪南新夫人止禮。不久,大公帶著新夫人逃往國外尋求庇護,在薩伏伊時,她們二人再次遭遇刺殺命運終結。

當這些事件連連發生時,一切都似乎指向一個方向——德意志急迫地促使約瑟婦與塞維亞媾和,使得第一次世界大戰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