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洛宾:从牛角湾到抗战前线的音乐之旅
1913年,北京东城区牛角湾出生于艺术世家的王洛宾,从小就受到了丰富的文化熏陶。父亲王德桢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母亲则是家庭主妇。1927年,他的父亲去世后,王荣庭(原名)开始接触音乐,并在姐姐家报丧时结识了塞克、金剑啸等艺友,这些人对他的影响深远。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王洛宾加入了北平市委领导下的学生团体,一二九南下团。在北师大学习期间,他受到了一系列优秀教师的教育,如钢琴老师谷不克、声乐老师霍洛瓦特·尼古拉·沙多夫斯基伯爵和作曲老师汪德昭的指导。
1933年夏天,将徐志摩诗《云游》谱成曲并献给女友罗珊。随后,他前往中央音乐学院学习,并在1936年的夏天成为北京京绥铁路扶轮中学的音乐教员,为学生创作了《詹天佑之歌》。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洛宾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在山西参加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创作了一批著名的抗战歌曲如《老乡上战场》、《风陵渡的歌声》、《洗衣歌》等。他还改编了民间传统曲目,如《达坂城姑娘》、《青春舞曲》等。
1945年9月,在西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妻子黄玉兰结婚,有三子。之后他历任新疆军区部文艺科科长、新疆军区歌舞团音乐创作员、新疆军区歌舞团艺术顾问等职,并参与创作合唱歌曲《凯歌进新疆》,改编新疆民谣如《哪里来的骆驼队》、《我不愿擦去鞋上的泥》等。
1951年6月,被捕并服刑两年劳役。在狱中,他完成了话剧《丰收》的谱曲并创作了一批新的作品。此后的生活充满挑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直至1975年的刑满释放。
1978年,为新疆工一师文艺宣传队创作歌剧《托木尔的百灵》,而1979年的国庆30周年汇演中,其作品获得文化部颁发二等奖。此外,《带血的项链》的成功也使得他的名字再次走红社会。这段经历构成了一个传奇性的人物——从牛角湾到抗战前线,再到解放后的中国,是一个充满爱国情怀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