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伯,亦称风神、箕伯,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中的人面鸟身的天神。根据《太公金匮》的记载,风伯是“五丈夫”之一,其形象被描绘为拥有翅膀和羽毛的怪兽。

在楚地,风伯则被称作飞廉,其形象更加奇特,被描述为鹿身雀头,有角而蛇尾豹文。传说中,飞廉曾是蚩尤的师弟,与他一起拜一真道人为师傅。在一次战斗中,飞廉发现了一块石头,每当有狂暴的气候发生,这块石头就会起舞,如同燕子般在空中飞旋。后来,他将这块石头逮住,并从其那里学到了致和收风的法术。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风伯作为天帝出巡时负责打扫道路上的障碍物。他还负责掌管八面来風消息,并且能通五运之气候,为农业生产带来了益处,因此受到历代君主的虔诚祭祀。

然而,由于飓风等自然灾害可能会导致损失和伤害,因此人们也视 风伯 为凶神。在汉族民间传说中,还有一种女性形象的 风神—封姨,她主要代表了对植物生长造成危害的一面。

道教将 风伯 归入自己的体系,将其信仰与星宿或鸟型 飞廉 的信仰进行统一,并由民间人格化,使得 风伯 成为了一个白发老人的形象,他左手持轮右手执扇,以扇轮状出现。这一形象至今仍然可以在一些道教宫观见到。

除了正统宗教中的奉祀外,在春秋战国之后,由于流行文化和民间信仰相互影响,不同地区对于 风 神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崇拜方式。此外,在南方,一种名叫孟婆的大规模地被认为是南方地区对 风 神的一种具体化表达。她通常被描绘成一种女性的存在,用以解释江南地区频繁的大雨现象。在北齐时期,她的情节已经广为流传,而到了明朝时期,她的地位甚至达到了与王室平级的地位,被供奉于庙宇之内。

总体来说,虽然不同地方对于 风 神有着不同的理解,但他们共同点是都承认了 風 的力量及其对日常生活所产生影响,以及它作为自然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扮演角色。因此,无论是在官方宗教仪式还是民间信仰活动中,都有对風这一自然力量深刻认识并给予了应有的尊重与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