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天,中国神话传说中的战神,以其英勇无比的形象在古代汉族神话中占有一席之地。他的名字“刑天”源自于一个有趣的故事,他原本是一个无名的巨人,在与黄帝的大战中,被黄帝砍下脑袋,这才得到了他的称号。这个名字的含义是:颠覆天命,用强大的力量来反抗和复仇。

在炎帝统治时期,刑天担任大臣一职。他对音乐充满热情,为炎帝创作了著名乐曲《扶犁》和诗歌《丰收》,以及以此为主题的《卜谋》,用以庆祝当时人民幸福安康的生活。

随着时间流逝,炎帝被推翻,居住在南方做了一位小型部落首领。虽然他自己没有抵抗,但他的儿子和手下却不愿接受这一现实。当蚩尤举兵反抗黄帝的时候,刑天想要加入这场战争,但由于炎帝坚决阻止,没有成行。当蚩尤失败并被杀死后,刑天无法抑制内心愤怒,便秘密离开南方,与中央天庭相遇,以争夺最高权力为目的。

武器上,他使用的是一种巨大的斧头——戚,以及一块青铜方盾,即干。手持青铜方盾和闪耀的大斧“戚”,刑天横扫千军,一路破门直至黄帝宫前。在那里,他发现黄帝正在观赏仙女们轻歌曼舞,当他们见面时爆发激烈搏斗,从宫殿到外界,从天堂到凡间,最终达到常羊山旁。这场战斗展示了两位英雄之间惊人的力量对决,也让人们记住了刑天作为战神不可思议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