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姬昌之子,名旦,字叔旦,号周公,是商末至周初的重要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文学创作者。他的主要成就包括制定礼乐制度、经营成都地区并讨伐叛乱等。他是《诗经》和《尚书》的重要贡献者之一,并且著有《周礼》一书。

作为华夏族的一员,他在鲁国(今曲阜)被封为上公,并以采邑位于周(陕西宝鸡)的地位而得名。他的生平被广泛传颂,被尊称为“元圣”和儒学的开创者之一。

他的一生可概括如下:首先,他在年轻时期帮助其兄长武王征服了殷朝;随后,他继续辅佐武王完成了对其他部落的征服。在摄政期间七年的时间里,周公不仅巩固了国家,还提出了多项基础性的法律与社会制度,使宗法制度更加完善,以及分封制、嫡长子继承制以及井田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此外,他还致力于教育领域,对后来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归政给其子后,这些制度进一步巩固了周朝统治,为中国八百余年的封建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