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历史记载中,嫫母被尊称为黄帝的次妃,她的故事与女娲造人的神话紧密相连。《史记》和《路史后记》提到,嫫母虽然外表丑陋,但却拥有非凡的德行和组织能力,是黄帝所信任的人物。在黄帝巡游天下时,他命令嫫母负责管理后宫,并监护着他的元妃嫘祖灵柩。

嫫母不仅有卓越的能力,更是驱邪之神。她被赋予“方相氏”的官位,用她的丑貌来对抗邪恶力量。据《山海经》记载,嫫母与嫘祖住在汉水南岸,被河沟环绕的地方,这里被称为“女子国”,可能是当时黄帝部落里的女人们留下的基地。

历史上的四大丑女之一,嫫母以其独特的情感深厚和智慧而闻名。屈原在《楚辞·九章》中歌颂她:“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 《吕氏春秋·遇合篇》则讲述了一个关于美丽与内心纯正之间关系的小故事,而《淮南子·修务训》则将西施与嫫母进行了比较,将她们看作代表自然美和内心美的象征。

最著名的是关于镜子的发明传说。在这个故事中,嫫本意图制作一面能够反映出自己的真实面貌的地球板,而不是为了炼狱或驱逐鬼魂。她用磨石平滑了一块石片,然后发现自己的一些特质(如额头、鼻梁等)反射在上面,从而创造出了第一面的镜子。这段历史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并且娘娘庙——纪念轩辕黄帝元妃嫘祖及次妃嫫模功绩的地方——至今仍然存在,以纪念这位创造性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