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美尔的沉默,犹如一位历史舞台上的棋子,在指挥者的安排下默默地走向终局。他的去世,如同一场悲剧的高潮,被赋予了莎士比亚式的戏剧性。对于德国人而言,隆美尔是一位年迈、无为、被尊敬的元帅,他代表的是一种超越军事领域的崇高意义,因此希特勒最终选择了给他一个特别的离世方式。
二战后期,希特勒与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深化。他虽然在晚期采取了一些宽容政策,但对待顾问团仍旧保持着排斥态度。在刺杀事件中,这两股力量达到了顶峰,希特勒愤怒之下更加坚定了对底层群众的排挤,最终掌握了更多权力。
在720次刺杀企图失败之前,一些密谋组织曾希望拥抱曼施坦因,但他们也愿意让隆美尔接任,以免西线战场混乱,对敌人不利。隆美尔对于此事仅是低声道:“是我该负责的时候了。”然而,当他的上司遭受审讯时,他也遭到了牵连。尽管他总是显得冷静和不够世故,但实际上,他内心充满了情感和复杂的情感纠葛。他在民间保持着低调,不愿意出面干涉,只有在绝境中才会寻求帮助,最终只能接受命运。
临死前,隆美尔对自己的妻子说:“希特勒已经让我做出了选择,让我决定生死,是非常体面的。”要知道,对于那些背叛者来说,无论是被绞死还是被枪决,都不过是平常的事。而且,有时候即使死亡,也能留下一些纪念性的照片作为证明。希特勒其实很担忧隆美尔在德国人民中的形象,他没有勇气将那位享誉盛名的人推上审判台。
当民兵执行希特勒处决命令时,他们来到隆美尔家,将希特勒的话传达给他:“只有你自己决定生死,我不会动你的亲属或幕僚。”这句话让隆美尔回心转意。他家里有足够的手雷可以进行自卫,即便逃跑也是可能的事情。但他却选择安静地接受自己的命运。当一切事情处理完毕后,他穿上了非洲征战时期的一套制服,把爱犬锁进书房,然后带走了自己珍视的心灵之宝——元帅权杖,让那些生命最后的光芒伴随着自己逝去。在500米外的一个地点,被带来的梅塞斯将军和司机分开后,隆美尔回到汽车后座,用氰化钾自尽,就这样平静地结束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