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美尔的沉默不仅是对纳粹高层的蔑视,也是一种对人民深刻理解的体现。他的去世,犹如一场戏剧性的终幕,为东方世界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喜剧色彩。在德国人的心中,隆美尔被塑造成一个年迈、无为、却又拥有非凡军事智慧的元帅,他代表的是超越了军事领域的事业和精神象征。希特勒在其生命晚期,对隆美尔表现出了特殊的尊重,将他置于其他高级将领之上。

随着二战局势的发展,希特勒与统治阶级之间的地位差异日益明显。尽管他后来采取了柔和政策,并在下层社会布下自己的忠诚者,但总参谋部仍旧对希特勒持有敌意。这两股力量在刺杀事件中达到了顶峰,希特勒愤怒至极,最终排挤了下层人士,一直到战争结束时,他掌握了绝对权力。在720次刺杀企图失败之前,一些密谋团体曾希望拥立曼施坦因,但他们也愿意让隆美尔处理西线问题,并判定敌人的道路。隆美尔对于此事只暗示了一句:“这是我的责任。”当他的上司被审问时,这句话成了他的定罪依据,而隆美尔自己也遭受株连。

尽管外表冷漠抽象,但真实的情况是,他性情偏执、固执且缺乏世故。他在民间生活中保持低调,不轻易出手,只是在必要时才会介入。而在临死前,对于自己的妻子说:“希特勒可以让我选择自己的人生已经很面子了。”要知道,对于那些背叛者来说,即使是最平常的情节,也可能通过钢丝绞索结束生命,让人留下永恒的一幕。希特勒确实担忧着隆美尔在德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没有将这位享誉殊荣的人物推上审判台。

由于涉及刺杀案件,元首备受攻击,当后来的民员前往他的家中,将希特勒的话传达给隆美尔:“只有我独自一人,我不会动摇你的支持者和幕僚。”这句话触动了隆美尔的心。当时家中充足弹药准备反抗,便连逃生的路都被锁上了。他激励自己的妻子,最多希望能获得国家葬礼上的殊荣。他请求葬礼地点设定在黑森林地区,以便交代完所有后事,然后脱身携带个人珍贵物品——非洲服装,以及爱犬书房锁定,让死前的辉煌伴随着自己而去。

最终,被带离500米远处,他请求监视梅塞斯将军以及司机分开。他坐在车里服用氰化钾,在汽车后座缓缓倒下去,是一名传奇般存在已久的大将,其遗产将永远留存历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