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美尔的沉默:历史人物简介约六百字

在纳粹的征服史上,隆美尔被视为少有的将领,他对待士兵与人民的态度赢得了尊敬。他的去世,就像莎士比亚笔下的一场喜剧。在德国人的心目中,隆美尔是那个年迈、无为的元帅,被崇敬者称作奇迹。他所代表的意义超越了军事领域,所以希特勒给他安排了一种特别的离世方式。

二战后期,希特勒与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深刻。尽管他采取了怀柔政策,并试图在下层布置亲信,但高层仍旧排挤希特勒。两者的冲突最终在刺杀事件中达到顶峰,希特勒愤怒之下开始排斥下层,最终掌握绝对权力。

在720次刺杀企图失败前,一些密谋团体曾希望拥立曼施坦因,但他们也愿意让隆美尔处理西线战事,对敌人保持警惕。隆美尔对于这一点只是暗示说,这是背叛时分。他上司遭审讯时说出了真相,而隆美尔则遭株连。

尽管他的个性抽象且偏执,但实际上他对待民众冷漠且缺乏世故感。他在公共场合总是紧张局促,没有人能推动他一把,只好等到去世的时候才有人来帮忙。一出事就有人出来推脱责任,最终只能依靠运气逃过一死。

临近死亡前,隆美尔对自己的妻子说,即使希特勒让他选择执行已经很有面子了。要知道,对于那些切齿仇恨的人们,一般都是一曲悲壮歌声,用钢丝绞断生命,然后留着照片纪念。这一点确实让希特勒顾忌,因为隆美尔太受德国人民爱戴,他不愿将这位享誉殊荣的英雄推上了审判台。

当民员带着希特勒的话语去找隆美尔时,说话内容充满隐喻:“你只有你认为合适的事情,我不会动你的部队和幕僚。”这句话触动了隆美爾的心弦。他家里有足够弹药准备反抗,也锁好了逃跑路线。在告别家庭成员之前,他请求本人葬礼要举行黑色仪式,并交代完所有后事之后,再穿回非洲征战中的制服,将爱犬锁进书房,还拿起自己珍贵的手杖,让这些死前的光辉伴随着自己而逝去。

最后,在500米外被带走时,他请求监视梅塞斯将军和司机分开。在车内服毒自尽,平静地倒在汽车后座上,是一种安详而坚定的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