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民间神话中,句芒(又称勾芒、木神、春神)是主宰草木和生命生长之神,也是农业生产的守护者。《左传》、《札记》等先秦文献中有关于句芒的记载,描述其为少皞氏之子日重,为木官。《山海经·海外东经》则将句芒形容为鸟身人面,乘坐两龙,这种图腾可能源自于东方部族的信仰。

随着时间的推移,青帝这个称号出现了变化。在战国时期,《周礼天官大宰》提及“祀五帝”,而两汉纬书《河图》的记载中,将青帝定位为木帝。在道教流行后,对五帝进行了修饰,并形成了五方五老体系,其中青帝被称作苍帝。

春神祭祀活动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从周朝就有迎春仪式,而到了清末民初,这种习俗仍然延续不息。在不同的地区和民族文化背景下,春神也被赋予了不同的形象,如简狄这位女春神,以及楚国中的东君等。

唐代诗人阎朝隐以诗赞颂句芒:“句芒人面乘两龙,道是春神卫九重。”在历代迎春祭祀中,句芒或其化身“芒神”常见于各级官府举行的一系列庆祝活动,其职能不仅限于掌管植物生长,还包括谷物丰收等农事。

从原来的鸟首人身形象到后来的人类化妆态,再到民间年画中的两个笑眯眯赤脚男孩形象,可以看出 春 神 的 形象 在 历史 中 有 着 一 个 由 繁复 变迁 的 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