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神芒神,又称为句芒、木神、青帝,是主宰草木和各种生命生长之神,也是主宰农业生产之神。在先秦文献中有不少关于芒神的记载。《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木正曰句芒。” 《札记·月令》:“其帝大眸。其神勾芒。”郑玄注日:“句芒,少皞氏之子日重,为木官。”朱嘉注:“大白皋伏牺,木德之君。句芒,少眸氏之子。日重,木官之臣,圣神继天立极,先有功德于民,故后王于春祀之。”
最初的芒神似乎与鸟图腾有关,这种图腾既是该氏族的源头,也是他们的保护神,对万物生长、农业丰收至关重要。
《山海经·海外东经》:“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郭璞注:“木神也,无面无眼,无耳鼻口,有肉而形似人。”
在有些文献中,还提到春 神为青帝说,其中“青帝”可能指的是伏羲,因为古代文献中的许多描述都将伏羲与植物或生命联系在一起。
还有传说认为春天草 木生的象征就是“句”字,“角”字则代表了曲折生长,所以“句”的两个部分又分别代表着新生的嫩茎和繁茂后的枝叶。
从唐代诗人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句 芒形象的多样化解释,如阎朝隐所写:"句 芒人面乘两龙 道是春 神卫九重."
至宋代时期,如李邴《汉宫春》,我们能见到对简狄(另一位女 春 神)的赞美,同时也提到了东君作为楚国 的 春 神。
中国自古就有 对 春 神崇拜的观念,也沿袭了许多迎春、祭春 的习俗,但有关 春 神 的 认知却众说纷纭,或说 春 神 为 青 帝,或说 春 神 为 句 芒,或说二者合而为一。这或许说明原始崇拜与宗教混合,在时间流转 中演变出多种称谓和理解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