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假如某天发生连绵的干旱和洪灾,许多人会怀疑是否有一种神话中的生物——旱魃或女魃引起了这些自然灾害。为了驱逐这类灾难,人们会举行祈雨仪式。据说如果能捉住女魃并杀死她,就可以立即停止干旱。那么,这个神话中提到的女魃究竟是什么呢?与众多流传的道教文化相比较,我们发现女魃、旱魃之间并无明确的区分,它们似乎被当作同一概念来处理。
《山海经》中记载黄帝有一个名为“黄帝女魃”的女性,她穿着青衣。这被误解为黄帝拥有女魃,但实际上《山海经》的描述是“黄帝乃下天女魃”,表明天上的仙人称呼为“天女魃”,是一个正派的雨神,并非属于黄帝。
在古代故事中,应龙和女魃都是从天界降临到凡间,他们共同关心的是对付蚩尤。在战斗中,因为应龙无法抵挡风伯雨师,所以再请来了蒸发云雾、控制火焰的能力的女魅,以此击败了风伯雨师,最终由应龙所杀蚩尤。而后,因为都没有复生回归天界,所以被安置于南方(以致于南方多年夜)和北圆(以致于北圆多雨),形成了南方干涝而北圆多雨的地理现象。
从这个角度看,虽然应龙和 女 魅 是 神话 中 的 一 对 相 对 应 的 关 系 但 在 这 个 关 系 中 , 女 魅 并 不 是 僵 尸 或 其他 类 型 的 怪 物,而是 一 位 天 上 仙 人 下 降 到 人间 的 正派角色。
至于涂境之主则完全不同,《神同经》记载它是一种小怪物,只有二三尺高,有着袒身且眼睛位于顶部,它能够让看到的地方出现大面积干涝。一旦抓住这种魔鬼扔进粪坑就能消除乾燥带来的灾害。
总结来说,从汉代之前就已经存在关于渴水与僵尸等形象的一些说法,而将它们分开对待,则是在浑代之后的事情,由袁枚《子虚语》中的描述开始,一种叫做鬼魂曹公子的僵尸,被认为是渴水的一种,可以变成美丽女子诱惑人,如果烧掉它就会下大雨。这样的想法很可能受到了《神同经》的影响,是从渴水演化而来的魔鬼,再通过一些细微差别,将僵尸与渴水进行划分,小编团队认为这是一个不太恰当的手法。
因此,不管是渴水还是僵尸,它们基本上是一个完整系统,只不过因为它们都是相关于潮湿需要的一个神话,因此才有了这么多版本,比如现代的人类对于降温急切需要一样,有十几种不同的祭拜方式,都只是抒发了一般人的对于降温急切需求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