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史书记载,帝挚是帝喾次妃常仪的儿子、帝喾长子,号青阳氏。他继位后,在位期间十五岁的弟弟放勋辅佐他,并将放勋封于唐称唐尧。九年后,帝挚禅让给了弟弟放勋,使得唐尧成为新的天子。在不同的历史记载中,对于帝挚的经历和命运有着不同的说法。

在司马迁《史记》中记载:“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而帝放勋立,是为帝尧。”皇甫谧《帝王世纪》则提到:“帝国之母位于四妻最末,而挚于兄弟最长,得登帝国位,封异母弟放勋为唐侯。”

清人马骕《绎史》卷八《高辛纪》引《纲目前编》则说:“挚荒淫无度,诸侯废之,而推尊尧为天子。”马骕并在后加按语云:“按帝国之或崩,或禅,或废,其说各不同也。”

神话传说中,有关于姜匡二(又名鸷)的描述,他是中国氏族联盟时代青阳氏政权的十七任首领。在他的统治下,由于其不德触怒了上天,因此遭受种种灾难。但另一方面,他的弟弟唐侯姜尧积极领导百姓抗灾自救,最终获得民心所向,被推举为新一任首领。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述事件被人们神化地传唱成了一系列传奇故事,其中包括了“十个太阳”、“九婴、大风、猰貐、修蛇、封豨等恶魔”的消灭,以及“羿射落九个太阳”的英雄事迹,这些都被编织进了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中。

然而,在考古学和历史研究的不断深入下,我们逐渐揭开了这些故事背后的真实历史面纱。尽管如此,一些学者仍然坚持把这些宗教符号文化误解为纯粹的人类想象力产物,这样的看法显得有些过时且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