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讲台上,紧握着手中的卷轴,心中充满了对哥哥的尊敬和对自己的自信。父亲曾经是国王所拜的国师,我们家境富裕,有广大的土地和成百的仆役。我叫迦旃延,是婆罗门家族的一员,我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

我的哥哥也是一位英俊豪爽之人,他早年跟随父亲出家作婆罗门后,便独自游历各国,学问渊博,艺能多样。他回乡后,不仅宣说他认为最高的哲理吠陀论,还在村子里搭起了讲台,与我同时进行吠陀论的演说。虽然他有外出游历的经验,但我的辩才无碍,让他的听众都被吸引过来,最终大家一致评判我胜过他。

然而,这场竞争让我的天性好胜哥哥感到嫉妒,我们两人不服气,一直闹到父亲面前。怒气冲冲地,他要求父亲管教我,而我则解释道:“学问是公开的,每个人都有权利研究和演说。”

最后,我们两个爱子各执一辞,母亲商量将我送到南方优禅耶尼城附近频陀山阿私陀仙人的处学习,以免影响我们家的名声。这段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成为大人物的心志。

舅父阿私陀仙人是我母亲长兄,是一位博学而神通广大的仙人。在佛法尚未普及的地方,我跟随舅父学习,并逐渐掌握了一些印度古文字中的奥秘。我们的关系深厚,即使离开家乡,我仍然想念他的指导与支持。

最终,在一次偶然的情形下,我遇到了大觉者的佛陀,并开始接受他的教导。我意识到自己之前追求的是错误的目标,现在已经明白真理是什么,它超越了世俗上的荣耀与名誉。我决定放下过去,对未来持有一颗开放的心态,为寻找真理而努力。

这段旅程让我认识到了许多事物,也学会了如何应对挑战。每一步都是向前走,而不是回头看。不过,如果没有那次与哥哥之间关于吠陀论的话题,以及那个激烈的竞争,那么可能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一切改变。如果没有那些挑战,没有那些困难,那么可能就不会有人像现在这样知道什么真正重要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更为内省、更为平静、更为深刻的人生观。此刻,当你看到这些字句时,你是否也能感受到那种对于知识探索、对于生命意义理解上的渴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