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渠牧犍:北凉武宣王沮渠蒙逊第三子,聪颖好学、和雅有度。初任敦煌太守。公元433年四月,继位为北凉君主,下令大赦境内,改年号为永和。又立自己的儿子沮渠封坛为世子,加授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
在位期间,他依顺北魏,向北魏称臣纳贡。拓跋焘派使节前往北凉,并授予沮渠牧犍使持节、侍中等职,封河西王。此外,他还派遣使者前往南朝宋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呈献各种书籍以及敦煌人赵撰写的《甲寅元历》,并索取杂书数十种。
然而,由于无功劳而得到北魏朝廷的封授和赏赐,使他心不安。他请求拓跋焘授予他安西或平西将军一类的称号,就足够了。但拓跋焘拒绝了他的请求。
后来,由于内政混乱和对外交困,加上亲信与官府失去联系导致财宝被盗,以及其他多项罪行,最终在公元447年,被司徒崔浩在武威公主的宅第赐死,并被谥为哀王。在其之后,其女儿承袭母亲爵号称武威公主。
历史评价方面,《魏书》、《十六国春秋》等史料均形容沮渠牧犍为“聪颖好学、和雅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