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渠牧犍,原名沮渠茂虔,是北凉武宣王沮渠蒙逊的第三子。他的父亲病重时,国内贵族和大臣们共同商议认为年幼的世子沮渠菩提不够成熟,所以决定立沮渰牧犍为世子,并加授他中外都督、大将军、录尚书事。继位后,他下令大赦境内,改年号为永和,并立自己的儿子沮渒封坛为世子,加授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沮渒牧犍向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请求任命。他声称尊照父亲临终遗意,将妹妹兴平公主嫁于拓跋焘,而拓跋焘则封兴平公主为右昭仪。此外,还派使节前往南朝宋,都城建康呈献各种书籍及敦煌人赵撰写的《甲寅元历》,并索取杂书数十种。

然而,在位期间,沮渒牧犍与他的嫂子李氏通奸,他们兄弟三人轮流和她相好。李氏与姐姐合谋下毒害武威公主,但被发现后逃往酒泉。在此过程中,拓跋焘多次出手援助和支持他,以示兄谊。

最终,在439年(永和七年),拓跋焘亲自带兵征讨北凉。在此之前,他已经发布文告历数了十二个对他不利的事实,并劝其投降。但是,当拓跋焘到达姑臧时,北凉军队战败,被迫投降。之后,不久又有人告发了他私藏珍宝及使用毒药杀人的罪行,最终被诛杀。

历史评价上,对于这一段历史,有些史料记载了他的聪颖好学以及有度的人品,但也指出了其在位期间的一系列错误决策,如篡夺皇权、通奸背叛等行为,最终导致国家灭亡。这一事件也展示了当时社会对于权力斗争以及个人品德的严格要求,以及如何通过政治联姻来维持政权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