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沮渠牧犍是一位聪颖好学、和雅有度的人物。他继承了父位,成为北凉的统治者,并且他对待国家大事也表现出了相当的智慧。尽管他在位期间曾经受到了拓跋焘的支持,但最终还是因自己的罪行而被赐死。

沮渠牧犍与拓跋焘之间的关系是复杂多变的。最初,他向拓跋焘称臣纳贡,并且还派出使节前往北魏请求任命。这显示出他对外交政策的一定的敏感性和适应能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沮渠牧犍开始出现了叛离乖张的情况,这可能是因为他的内心始终不愿意完全屈服于北魏。

此外,沮渠牧犍在家中的生活也充满了争议。他与嫂子李氏通奸,又把她毒害武威公主,这些行为严重违背了道德规范,也导致了后来的灭亡。

然而,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我们应该综合考虑他们的一切行动和结果。在《魏书》、《十六国春秋》中,它们评价说:“聪颖好学,和雅有度。”这表明即使是在复杂多变的情形下,沮渠牧犍仍然保持了一定的文化修养和政治智慧。而《资治通鉴》的记载则更加全面地展示了他的个人品质以及他的统治时代所发生的大事件。

总之,无论如何评价都不能忽视历史人物个人的复杂性,以及他们所处时代背景下的各种挑战。此外,还需要从更深层次上分析他们为何会走上某些道路,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影响到整个社会乃至后世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