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渠牧犍,北凉武宣王沮渠蒙逊的第三子,因其聪颖好学、和雅有度,被推举为世子。公元433年,沮渠蒙逊去世后,沮渠牧犍继位,他下令大赦境内,并改年号为永和。在位期间,他与北魏建立了外交关系,向拓跋焘称臣纳贡。
然而,沮渠牧犍的统治并非平静无事。他与自己的嫂子李氏通奸,与姐姐合谋毒害武威公主,这件事最终被揭露出来。同时,他还使用巫术进行邪恶活动,并且在最后一段时期中,对他的亲信和守卫府库的人告发此事,最终被发现藏匿珍宝器物以及用毒药暗杀百多人等罪行,最终遭到诛杀。
历史评价对他持有两面性观点,一方面认为他聪颖好学、和雅有度;另一方面也指出了他的种种错误行为,如私通嫂子、毒害亲属以及其他不道德的行为。此外,还有一些趣闻轶事显示了他的命运预言,比如书信中的“凉王三十年若七年”预示着他即将结束的统治,以及石头上的“乐七年”预示着北凉灭亡的情况。
总体而言,沮渠牧犍是北凉历史上一个复杂而矛盾的人物,其生平充满了争议和反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