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国的历史长河中,两个叶卡捷琳娜分别扮演了重要角色。那么,这两个叶卡捷琳娜之间是否有血缘关系呢?为什么都被称为叶卡捷琳娜?尽管在那个时代,有两个名叫叶卡捷琳娜的人物,但她们并不都是本名。第一位叶卡捷琳娜出生时的名字是玛尔塔·斯科沃罗达,然而她的童年充满苦难。她的母亲是一个陶兰农民,在她出生不久后就去世了,她和四个兄弟姐妹由姑妈抚养长大。当玛尔塔长大后,她因外表丑陋、粗糙而且没有受过良好教育。但她拥有接受过教育的优势。

1700年,为了争夺波罗的海航线,俄罗斯帝国签订了一份重大和平条约,该条约确立了俄罗斯对波罗的海地区主导地位,而瑞典则退出了欧洲强国的地位。这段时期,也正是玛尔塔遇到了彼得一世。她与彼得一世相遇后,因为玛尔塔既美丽又温顺,被他深深吸引。在他们结婚前,他们生的第一个孩子就是女儿马尔塔,这之后才改名为叶卡捷琳娜。为什么要改名成这样?因为这个希腊名字意味着“纯洁”,“空虚”。

1712年2月,他们正式结婚。而1725年,当彼得一世去世时,由于反对者米希科夫公爵以及卫军反抗之下,东正教会议宣布叶卡捷琳娜为女皇。在这段时间里,叶卡捷林娜试图避免享受皇帝的地位所带来的所有权力,以此来安抚朝中的混乱。但两年后,她便离奇逝世。

当第一位女皇去世的时候,其孙女二岁,那时候还未知晓自己将来的命运。而第二位叶卡捷琳娜,本名索菲亚·奥古斯特,是普鲁士的一个将军家庭成员。她与其他国家王室成员间不断发生通婚,所以有时候会出现一种情况,即某个国家王子会嫁入另一个国家成为那里的国王,并加以亲戚关系。此刻索菲亚便经历了这样的情节,她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她的近房表哥,他恰巧是第一位女皇丈夫彼得一世的孙子,也就是未来第三任沙皇——彼得三世。

为了确保沙皇血统的纯正性,加上沙皇三弟人的支持,让索菲亚成为其妻子。在1745年的8月21日,一场盛大的婚礼举行,此时索菲亚也更换成了名字——变成了第二代女王——葉蓋達麗納(葉蓋達麗納)。但遗憾的是,在宫廷生活中,她遭到冷落,没有得到丈夫或宫廷中的应有的关注。

随后的事件发展中,当第三任沙皇即位时,由于葉蓋達麗納抓住机会,将他推翻,从而自我提升成为第四代女性沙皇。作为在职期间的一系列扩张行动,使俄罗斯帝国从奥斯曼帝国、波兰-立陶宛联邦等地获得新领土,并成功占据乌克兰北部及黑海沿岸区域,最终使俄罗斯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以至於後來被尊稱為「小帝國」(Little Mother) 或「大帝國」(Great Sovereign),並獲得「全能者的尊號」。因此,她不仅是在历史上的传奇人物,更是被誉为无与伦比的一代英豪,与先前的彼女并列,被视作史上唯一获得“大帝”称号的女性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