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容商末,主掌礼乐的大臣,本名为商容,所处时代是商周,他是一位忠诚的臣子和贤明的人物。他的主要成就在于他不畏强权、敢于直言,这使得他受到百姓的爱戴,但也遭到了纣王的排斥。在《史记·殷本纪》中有记载:“商容贤者,百姓爱之,纣废之。”这说明尽管他非常出色,却因为自己的正直和勇气,被迫被废黜。
据说,他对纣王的昏庸暴政持批评态度,并多次向纣王进谏,这自然引起了纣王的愤怒,最终导致了他的被废黜。一种说法是,他与箕子的遭遇相同,即被拘禁。后来,在周武王克殷并推翻了当时统治阶层之后,为表彰那些忠诚而贤明的大臣,包括商容,一同恢复了他们的地位。
此事见于《韩诗外传》卷二:“商容尝执羽、籥,冯于马徒,欲以伐(化)纣而不能……”这里提到的是一个关于他的故事,当时他曾试图通过礼乐来教化和改造纣王,但最终失败。他离开朝廷隐居太行山中。等到武王成为天子并决定任命三公之一给予他荣誉时,他拒绝接受称职远离世俗生活。这段经历反映出他的自知之明,以及对于自己能力不足以担负重任的一种坦率承认。
在历史上,有人评价道:“君子闻之曰:‘商容可谓内省而不诬能矣!君子哉!去素餐远矣!’” 这意味着人们认为 商容能够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局限,不会夸大自己的才能,是真正的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而且,由此可见,无论是在政治还是个人修养方面,都应该保持谦逊,不要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