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容商末主掌礼乐的大臣,原名商容,身处于古老的商周时期,他以忠诚和智慧著称,是一位深受百姓爱戴却遭纣王厌恶的大臣。《史记·殷本纪》记载了他的故事:“商容贤者,百姓爱之,纣废之。”他不满纣王的昏庸暴政,并屡次直言进谏,最终被废黜,一说甚至被囚禁。
周武王统一天下后,以尊重殷商忠贞的人物为由,将表其闾以示赞扬。此外,《礼记·乐记》中提到:“武王克殷反商……封王子比干之墓,释箕子之囚,使之行商容而复其位。” 《荀子·大略》则写道:“武王始入殷,表 商容 之闾,释 箕子 之囚,哭 比干 之墓,天下乡善矣。”
然而,这段历史并非全无争议,只有在《韩诗外传》卷二中得到了具体描述:据说,在一次执持羽、籥跳舞的场合里,当时的朝野都认为他想以此来教化纣王,但最终失败了。这也促使他离开了朝廷隐居于太行山。待到周武王平定了东方,并建立新秩序后,便想要任命他为三公。但是,由于对自己的能力感到自卑,他坚决推辞,不愿接受这一高贵的地位。他认为自己曾经试图用音乐教化一个不听劝告的人(即纣),但未能成功,因此认为自己既无勇气也不足以担任如此重大的职务。
君子的评价是这样的:“这人可谓内省且不诬饰自己的才能!真是个君子啊!远离了一生中的‘素餐’(吃白饭)错误!” 这句话引用自《诗经》,意指那些真正懂得节制与谦逊的人不会沉迷于享乐,而会远离那些不切实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