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容,殷商末年的大臣,以其贤明和忠诚著称。商容在政治上表现出了极高的能力,他不仅能够掌握礼乐,还曾经有过主动想以礼乐之道教化纣王的愿望,但最终因为纣王昏庸暴政而未能实现。面对纣王的压力和残酷,商容选择了隐退。
周武王克殷后,为了表彰商容的忠诚和贤德,将其追封为大臣,并且恢复了他的名誉。在《史记·殷本纪》中记载:“百姓爱之”,说明他深受民众爱戴。而在《鹖冠子·备知》中提到,“拘而蹇叔哭”,可能暗示了他被囚禁的情形。
《礼记·乐记》中提到“武王始入殷,表商容之闾”,显示出周朝对古代贤士如箕子、比干、商容等人的尊重与推崇。而《荀子·大略》则指出“天下乡善矣”,反映出通过这样的行为,可以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加文明。
此外,《韩诗外传》卷二中的故事更具体地描绘了商容的一生。他曾执着羽、籥,即跳舞用的羽毛扇和音乐工具,与马夫同行,企图用这种方式影响并改造纣王,但最终失败,这个过程也反映出了他的勇气和决心。当周武王问他是否愿意担任三公时,他却坚辞不受,因为他认为自己既无勇又无智,不适合这个职位。这样的自省精神让人敬佩,是真正君子的风范。
总结来说,虽然历史上的屈原因抗拒纣王暴政而流放,最终死于楚国汨罗江边,但就像屈原那样,对国家民族怀抱深切忧虑与热爱的人们,在那个时代里是少数,而他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