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容,殷商末年的忠臣和贤人,以其主管礼乐的大臣身份受到民众的尊敬,但却遭到了商王纣的猜忌。《史记·殷本纪》记载了他被废黜的事迹:“商容贤者,百姓爱之,纣废之。”据说,他不满纣王的昏庸暴政,不断进谏,却惹恼了纣王,最终被免职。一种说法是他与箕子一样被囚禁。

周武王统一天下后,对于殷商时代的忠臣贤人表示了尊重,将表商容之闾以示赞扬。此外,《鹖冠子·备知》中提到:“商容拘而蹇叔哭”,表明此事确有其事。《礼记·乐记》和《荀子·大略》则提及周武王克殷后,为 商容复位,并且释放箕子。

不过,这些故事在许多古代文献中都未曾见诸记录,只有《韩诗外传》卷二中提到了一段关于他的故事:在一次执行任务时,商容因为无法教化纣王,被迫离开。他隐居于太行山上。当周武王平定了整个国家后,要封他为三公,但他坚决推辞,因为认为自己无能又无勇气,不配担任如此重大的职务。这段经历使得人们对他的品德评价很高,如君子哉!去素餐远矣! 《诗经》中的“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也正是用来形容他的这种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