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国的历史长河中,两个叶卡捷琳娜分别扮演了重要角色。那么,这两个叶卡捷琳娜之间有着血缘的联系吗?为什么他们都被称为叶卡捷琳娜?虽然当时确实存在两位同名的女性,但她们都不是出生时就有的名字。第一位叶卡捷琳娜,原名玛我塔·斯卡沃伦斯卡娅,她一生充满艰辛。她的母亲是陶兰农民,在她出生之年失去了生命,由于家庭贫困,她和四个兄弟姐妹由姑母抚养长大。
成年后,玛我塔因其丑陋、粗俗而受到教导。但在1700年的俄罗斯帝国为了争夺波罗的海航权,与瑞典签订了《南方和平条约》,这标志着俄罗斯成为波罗的海地区霸主,而瑞典则逐渐衰落,并退出欧洲列强行列。在这一时期,玛我塔遇到了彼得大帝。她以其外貌迷人、温婉又礼貌很快赢得彼得的心。此后,他们生的第一个孩子,即1703年出生的女儿,被命名为叶卡捷琳娜,因为这是希腊语中的“纯净”与“空虚”的含义。
1712年2月,彼得大帝与叶卡捷琳娜结婚。1725年,当沙皇彼得大帝去世后,由于神圣立法会议和枢密院共同公布了叶卡捷琳娜作为女皇。但实际上,她试图反抗享受女皇职位带来的所有好处,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政治混乱。她在位仅两年便离世。当时只有两岁的小葉凯特林娜二世继承了她的位置。
第二位葉凯特林那,一般称之为葉凯特林那二世,本名索菲亚·奥古斯特,是普鲁士军官之女。在那个时代,有许多国家间通过婚姻建立亲属关系,因此经常会出现某个王子前往另一个国家做君主的情况。而索菲亚正是这样一个人,其表兄即将成为未来的彼得三世,也就是她未来的丈夫。
由于俄国王位需要血统上的关联,所以尽管索菲亚并非直接相关,但她的丈夫是有关联的人物,以此来确保王室血统的连续性。因此,在1745年的8月21日,她改名为葉凯特林那,并与彼得三世结婚。这次结合使她最终成为沙皇第四任女皇。在她的统治期间,俄罗斯帝国扩张至奥斯曼帝国、波兰-立陶宛联合邦等地,并对土耳其进行多次战争,最终吞并克里米亚汗国,使俄罗斯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总结来说,这两个葉凯特林那确实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家族关系。不过从情感角度看,葉凯特林那一世是葉凯特林那二世丈人的祖母,也就是葉凯特林那二世的曾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