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商容,曾是商末时期的重要大臣和礼乐之主。我的本名同样是商容。在那个被历史称为纣王暴政的时代,我以贤人著称,却遭到了国君的排斥,被迫废黜。这一切都记载在《史记·殷本纪》中:“我,商容,深受百姓爱戴,而遭纣王厌弃。”人们说,是因为我不满纣王的昏庸暴行,不断地向他进谏,最终惹恼了他。据说,我甚至被囚禁起来。

然而,在周武王克服了商朝之后,他为了表彰那些忠诚于殷商、贤明的人物,将我的墓地列为国家祭祀之地,并释放了被囚禁多年的箕子。这份尊重见证了历史对我的认可。我并非无所作为,一度执掌羽笛和籥,以此尝试教化纣王,但最终未能成功。我离开朝廷隐居太行山中,与世隔绝。

后来,当武王即位天子,他想封我为三公。但是我坚辞道:“虽然曾经有意要用礼乐教化纣王,却失败了;又没有勇气反抗,只好逃往山林,这说明我的能力很有限,又缺乏勇气,这种人怎么能担当三公这样的重任?”最终,我坚持推辞,不愿接受这一荣誉。人们赞扬说:“你这般自知其不足,不夸大其词,可谓君子矣!远离尘世的享乐生活啊!正如《诗经》所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正是指像你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