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容,名也。其居于殷商末年,时任大臣,以礼乐为职掌。他以忠诚闻名,深受民众爱戴,但却遭到了暴虐的纣王所厌恶,被迫废黜。

据《史记·殷本纪》载:“商容贤者,百姓爱之,纣废之。”这表明了他的贤才和被排挤的命运。传说他不满纣王昏庸暴政,不断犯颜直谏,最终激怒了纣王而被废除官职。一种说法更是指出,他与箕子同遭拘禁,《鹖冠子·备知》中有“商容拘而蹇叔哭”一句,这说明他在政治上遭遇了重创。

周武王克服了殷商之后,为表示对忠臣贤人的尊敬,便恢复了他的身份,并将其推崇至闾端,即门庭大吏的地位。这一举措见证于《礼记·乐记》:“武王克殷反商……封王子比干之墓,释箕子之囚,使之行商容而复其位。”此外,《荀子·大略》亦提及这一点:“武王始入殷,表商容之闾,释箕子之囚,哭比干之墓,天下乡(向)善矣。”

然而,在《韩诗外传》卷二中,有另一段关于他的故事:曾经,他执着羽、籥(舞蹈中的道具),跟随马夫欲以礼乐教化纣,却未能成功,最终离开朝廷隐居太行山。待到周武王平定殷国后,将要册封他为三公时,他坚辞不受,因为认为自己无勇气没有争取自己的正义,也无勇气直面问题,因此不足以担任如此重大的职务。在这个过程中,他展现出了极高的自我反省能力和君子的品格。因此人们赞颂他说:“去素餐远矣! 《诗》曰: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即称赞他远离了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与《诗经》的美好境界相契合,是真正的君子。而这正是对一个时代英雄人物——主管礼乐的大臣 商容 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