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祁放勋(尧帝)时代,羿是唐尧的射师,被唐尧封于商丘,迎娶了帝喾之女嫦娥为妻。据说当时天上有十个太阳,烧得草木、庄稼枯焦,伊祁放勋(也作伊耆放勋,即尧)请来了大羿(射日的是大羿而非后羿),一连射下九个太阳,从此地上气候适宜,万物得以生长。他又射杀猛兽毒蛇,为民除害。民间因而奉他为「箭神」。根据神话记载,因为射日立下大功所以得到了天帝的褒奖,但是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嫉妒,所以天帝听进谗言,就把大羿、嫦娥夫妻放逐到了人间。

传说,大羿曾经为了取雄黄到北方诛杀九婴。九婴生于天地初分之时,既能吐水,又能喷火。高兴时就吐水,将道路冲坏了;生气时就喷火,将庄稼和房屋都烧毁了。大羿四处躲闪,以避开凶险的水火网。一次,他看准机会连发九箭结束了九婴。

在畴华之野,有一个叫凿齿的怪物,它长着野兽头部,其牙齿形状像凑子,可以把金石贯穿。大羿带着弓箭找上门来,一面拿起盾牌遮挡自己,一面伸出牙齿迎战。大羿挥动宝剑砍去,盾牌顿时折成两半。凑齒吓得转身逃跑,大羏则拉弓上弦,一箭正中凑齒的心窝。

还有关于后羿与嫦娥的一段故事。在古书上有种种不同的说法。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后羿是夏代第六任君王之妻不叫嫦娥而叫纯狐,而不是所谓的大将军或皇帝后的姮娥。但无论如何,都无法否认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而且,无论哪一种说法,都反映了一种悲剧性质的人物命运,以及对英雄人物死去怀念的情感。

关于后来的历史,有些记载指出他被恩将仇报的徒弟逢蒙暗害,这是一件非常悄然的事情,有些人认为是用桃木打死,还有些人认为是用暗箭射死。不过无论怎样,最终结果都是同样的悲剧——英雄人物因为阴谋和背叛而早逝。而他的灵魂,也被一些传说中变成了鬼王或者宗布神等角色继续留存在世间,为人们讲述各种故事和寓意。

至于嫦娥奔月这一段,在《淮南子》里记载她偷吃了长生不死药,然后飞上了月亮,但最终还是回心转意,对她的丈夫感到懊悔。这一段情节,也让人们对于这位远古女性勇敢独立的一面产生了一定的共鸣,并且成为了一种美丽又哀伤的人物形象。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版本,如屈原《天问》的记载,其中提到宓妃和河伯之间发生了一场爱恨情仇,这也是一个引人入胜又充满戏剧性的故事线索。

总体来说,大义灭亲、孤独飞翔、忠诚与背叛这些主题在这系列传说的核心位置,是现代读者可以从中吸取许多启示和思考的问题。这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们的故事虽然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发生过,但依旧能够激发我们今天对英雄主义精神以及人类情感复杂性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