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现之:广西教育界“八怪”与乡村教育的贡献
唐现之,广西桂林灌阳县人,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的生命轨迹与乡村教育、师范教育紧密相连。他是陶行知先生门下的学生,一生致力于推动中国的新型学校理念和生活教育理论。在他的一生中,他不仅创办了多所学校,还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早年,唐现之在武昌起义后剪辫子回家,开始了他的学术旅程。他先后毕业于广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2年,他在南京大学完成学业后,即返回广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任教,并很快被重庆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聘为教师。此时,他已经展露出其卓越的教学才能,并通过编写话剧《教育救国》影响了社会。
1924年,唐现之前往东南大学附属中学任教员兼申报馆青年副刊编辑,在上海中华书局担任编辑工作。这段时间里,他积极参与青年党事业。1925年,他回到广西担任省立第二女子师范校长,并在此期间参与编译《广西教育》杂志。
1930年代,唐现之继续深入各地进行教学活动。他曾应邀到山东省乡村建设研究院担任导师兼训练部主任,同时还负责《乡村建设》杂志的编辑工作。在这段时间里,他积极推动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以及强调人人都是先生和学生、自主学习等理念。
1937年,当选为省临时参议会议员并被聘为省政府顾问时,唐现之一心想要筹办桂林师范学院(今桂林市第一职业技术学院)。次年的12月,这所学院正式开学,不久之后就成为了培养未来领导人的重要基地之一。
作为一个坚定的爱国者,在抗日战争期间,由于其支持民族主义思想和反对外来侵略,被视为政治上的威胁,最终离开了桂林师范学院。此后的几十年间,无论是在解放后的新中国还是文化大革命期间,都有着不同的命运轮回,但最终他的人格魅力得以昭示,以至于1960年的错误批判也未能完全掩盖他的光芒直到1979年的平反恢复名誉。
除了从事教学工作外,唐现也是一位翻译家,其作品包括《近代西洋教育发达史》、《欧洲新学校》、《美国乡村小学标准》,以及针对家庭读物而撰写的小册子《你的孩子你的将来》,这些都体现在他对于传播知识与普及现代思维方式方面的努力上。最后,在退休前夕,其还参与编纂了关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大型文献集——《()广西通志·文化编》记录下自己的见闻与感悟,为后世留下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