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末的江南,一个名叫危全讽的人物,他来自四十一都苏源村(今属江西省黎川县荷源乡),曾是抚州刺史。在那段动荡的时期,他与其弟危仔倡共同组织了武装,在南城城上修筑土城,以保卫乡民。

当黄巢农民起义爆发,江西各地响应时,危全讽与其弟主动招募乡勇,与起义军展开对抗。他们在象牙潭击败了柳彦璋的大军,并斩杀了黄可思和李道谦,被授予讨捕将军之职。

随后,危全讽奉命收编被迫害的流民,将其纳入自己的部队,从而壮大了自己的力量。此外,他还在南城县修筑土城,为防御起义军提供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不久之后,钟传驱逐了观察使高茂卿控制洪州,而危全讽则占据抚州,并派遣其弟控制信州。朝廷分别任命他们为抚州刺史和信州刺史。

经过27年的治理,危全讽使得抚州变得繁荣昌盛。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安定社会秩序,如修建文庙、支持儒学发展以及促进佛教文化普及。他的政策成功吸引了大量商旅,使得经济得到了显著提升。

然而,当他考虑到地势低洼且易发生内涝的问题时,便决定将州治向东移至羊角山,并开始修筑城市墙。这项工程历经三年才竣工,是现代抚州市区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新建成的城市分为内外两重,有三门子城、一门罗城,以及两条大街,这些都为商业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除了政治和经济上的贡献之外,危全讽还是一位宗教改革者。他支持佛教事业并资助寺庙建设,对于教育也很重视。在他的影响下,一些私人学校成立,为宋代培养出了许多人才。

尽管如此,不幸的是,由于缺乏战略规划和军事才能,加上部队训练不足,最终导致他被周本击败,其兵力被歼灭,其野心未能实现,最终病逝归家,被追封为南庭王,并葬于梅溪村界潭旁边的一个小山丘上,即“危王寺”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