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勇士,最令人绝望的境遇莫过于成为敌人的战利品。即便是普通的将领,也会视之为荣耀中的宠儿,那么元帅的话岂不是倍感无奈和忍耐?没有人能理解,除非亲历其境。就像二战时期的德军元帅弗里德里希·保卢斯,他选择了坚决地接受投降。

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的保卢斯,从最底层的顾问开始,一步一步通过自己的努力,攀登到了纳粹德国高层。他因而被誉为一流的策略家,但在前线指挥作战时,他却未能展现出同样的能力。他的缺陷,就是在关键时刻无法发挥作用。

1942年1月,希特勒将保卢斯提升为第六装甲军总司令,这个部队是东线战斗中的主力,拥有33万名士兵,是希特勒的心头宝。但不久后,斯大林格勒的事态迅速恶化成了一场灾难,希特勒梦想着用一击重创苏联,而这次行动包括坦克第四装甲军、意大利第8军和罗马尼亚第3军,以及保卢斯所率领的第六装甲军。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所有人都认为这是逆风顺水,但很快苏联红軍以“227号命令”禁止任何进一步进攻,然后他们采取了猛烈的手段,将德国部队拖入巷战中,不断消耗他们的人员和物资。

当苏联红軍使用“天王星”炮群进行围剿时,保卢斯的情况变得越来越危险,没有援助,无处可去,只有严寒和物资短缺威胁着他的生存。1943年1月10日,当苏联红軍开始第一次包围行动时,尽管他向希特勒求救,但得到的是无效的声音,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包围圈不断收紧。

就在此时,一直坚持到最后一刻的地面指挥官希特勒仍然坚信:“我不会从伏尔加河前退一步!”为了鼓舞保卢斯士气,在1943年1月30日,他提升了保卢斯为元帅,并附带了一句:“希望您因为这个荣誉而继续战斗到最后。”但是在这一切发生之后的一个下午,即使得知自己刚刚获得最高荣誉——元帅称号的时候,就在那天晚上,在听到苏联传来的俘虏消息后,比起直接屈服于敌手,更愿意改正说:“我是元帅,你们可以尊敬一下。”这样做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抵抗。

当这些消息传回柏林后,对于这个曾经被视作心肝宝贝的人物,让原本满怀期待与自豪的心灵深受打击。当消息传达给尽职尽责地默哀四天对待这一事件的人们之后,他们都感到震惊。而对于那些法西斯特下的低级将领来说,他们几乎没有人选择像那样屈膝投降,所以虽然他成了历史上第一位屈膝投降的德国元帅,但也因此成为了一种独树一幢的地标性例子。

最终,在纽伦堡审判中,对于自己的行为负责地说:“我执行的是下属命令,那是不符合法律规定。”并且,“比起拿掉我的功绩,我更担忧的是苏联人民如何因为公正与平等而牺牲。”

1953年,被释放出来后的生活隐居在东德至1957年2月1日逝世结束了他辉煌又交织着荣耀与悲剧的一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