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武公,姬姓,名和,是卫釐侯之子。卫釐侯四十二年(公元前813年),卫釐侯去世,和的哥哥太子余继位,史称卫共伯。和的父亲在世时宠爱无比,不仅赐予他丰厚的财物,还助他以金钱收买勇士,在父王墓前发起政变,将共伯刺杀并夺取君位,从而成为历史上的第二任国君——卫武公。
施政勤王后,他不忘先祖遗教,依循先辈康叔的政治法则,使得国家内部安定团结。在犬戎攻打西周都城镐京、杀害周幽王之后,卫武公挺身而出,与周平王一同平息叛乱,并协助其东迁洛邑,这一系列行动使得他的威望大增,被提升为公爵。
虚心纳谏,即便在高龄九十五岁时,他仍然鼓励朝中的官员们直言进谏。他创立了一套完善的政治体系,其中包括车上规谏、朝廷法典、诵训官进谏以及寝室箴言等多方面的手段,以确保决策更加透明合理。他还撰写了《懿》这首戒诗,以自我警醒。
最终在五十五年的统治下(约758年),他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一生中所作的一切都被后人赞誉至极。他的儿子扬继承了他的位置,并且继续沿用父皇修定的政策,使得国家更加繁荣昌盛。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如司马迁《史记》所述:“修康叔之政,百姓和集。”此外,《史记索隐》也提到:“暨武能脩,从文始约。”这些都是对他执政期间宽容与智慧的高度认可。此外,《史记·卷三十七·卫康叔世家第七》的记载更是详尽地展现了他的英明领导能力和深远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