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陀的时代,观音菩萨是释迦牟尼佛最为信任的伴侣之一。在中国,我们常称观音菩萨的讲经场为北海普陀山,但从天理地位上来看,这应该属于东海。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呼喊“北海普陀”呢?更何况将观音菩萨称作北海观音?实际上,在佛经中,佛陀所说的“北圆的普陀山”,其实指的是印度的一个地方,即位于北印度的大宝岛。
据《华宽经进法界品擅财第二十七参访不雅从容菩萨章》记载,鞞瑟胝罗居士曾向擅财行询问此事,并得到这样的回答:“在这座布怛洛迦山,有一位名叫不雅从容的菩萨,你可以去那里问他。”那里的环境非常美丽,有着各种珍贵果树和柔软的草丛,还有清澈的小溪和湖泊,不雅从容菩萨就坐在金刚宝石之上,宣扬慈悲法门。
布怛洛迦山,也就是我们中文翻译中的“北海普陀”,意译为光亮山、海岛山、小花树山等。慧苑著《新翻华宽经音义》卷下提到,此处翻译为小花树山,因为那里盛产一种喷鼻气息浓郁的小黑花。这座布怛洛迦山,被定位于当今印度西南部的一座名叫秣剌耶(Mahabodhi)的高峰附近,那里有一个名为巴波那桑(Bodh Gaya)的圣地,是释迦牟尼佛成道的地方。
《千脚千眼无碍年夜悲心陀罗僧经》中也有关于不雅世音讲场的描述:“当时释迦牟尼佛正在普陀洛迦山上的不雅世音宫殿中,众多无穷声闻、天龙八部神等都聚集于此听法。不远处,一道光芒洒满整个刹土,使得所有的事物都呈现出金色的光辉,就像日月一样明亮。”总持王菩薩看到这一幕,便感叹地说:“这正是古时有过的情景。”
玄奘法师在唐朝访问印度时,也曾前往了这个地方。他记录说,“至於此塔旁边有一大池,其水清澄如镜,如其周围河流绕过二十匝后入大海”。池旁有一块石头,上面刻着天宫图案,而那里的不雅从容菩萨常常出现,从容天形或者涂灰讲道,以慰藉人心,让人们能够达成自己的愿望。
因此,从这些文献记载来看,可以推断应以何种身姿来供养者,便会见证相应形态下的观音菩萨进行弘法活动。此外,不同地区对布怛洛迦也存在不同的理解与认知,因此可见,不仅中国也有类似的传说和解读。而且,由于历史原因,我们还可以找到其他几处与布怛洛迦相关的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