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佛陀的时代,观音菩萨便是释迦牟尼佛常随侍的菩萨之一。在中国,我们常称观音菩萨的讲场为北海普陀,但其天理地位对于中国道教应为东海。那为什么我们称观音菩萨为北海观音呢?其实,在佛经中,佛陀所讲的“北圆的普陀山”,实际上是指印度的北圆,位于北印度海上。

据《华宽经进法界品擅财第二十七参访不雅从容菩萨章》记载:鞞瑟胝罗居士告擅财行:“擅夫君!于此北圆有山名布怛洛迦,彼有菩萨名不雅从容,汝诣彼问。”当时,不雅从容菩萨告诉了一个秘密:“此山之西,有岩谷,当中泉流萦映,树林芬郁,有柔嫩喷鼻草。左旋布天,不雅从容菩萨于金刚宝石上结跏趺坐,无穷菩薩皆坐宝石尊敬环抱,而宣道年夜慈善法。”

布怛洛迦,即梵文potalaka音译,为补怛洛迦、普陀洛迦、布达推等,其意译为光亮山、海岛山、小花树山等。慧苑著《新翻华宽经音义》卷下提到:“此翻为小花树山,谓此山中多有小黑花树,其花甚喷鼻”。该山被定在今印度西下行山北段,秣剌耶山以东的巴波那桑 山。

《千脚千眼无碍年夜悲心陀罗僧经》也描述了不雅世音讲场的情况:“临时佛正在普陀洛迦山,不雅世音宫殿,宝尊严讲场中……”其中提到,一次释迦牟尼佛稀放法术光亮,使得整个世界都变成了金色,而总持王菩薩见到了这一景象后,对释迦牟尼佛说:“云云法术之相,是谁所放?”释迦牟尼佛回答说,那些法术是由不雅世音(即观音)所放,这说明了她的功德和能力。

唐朝玄奘法师曾到过这座普陀洛迦,他在《大唐西域记》卷十写道:“卑人至斯剌耶嶺東有一峰曰補達逋伽嶺,其路險惡。峰頂有一池水澄如鏡面,上出大河周繞二十匝入於北海。而池側有一石天宮,在來往之間者乃觀自在淨土神變現身。”玄奘记录下的这个故事说明,这座传说中的普陀洛迦确实存在,并且具有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意义。

因此,从这些历史资料来看,不仅在印度,还有两处地方被认为是观音圣地,其中一处位于中国浙江省的大雄寺附近。这两处地方都是对民众来说极具宗教意义的地方,它们承载着对生命与死亡深切关怀的情感,也体现了作为慈悲神明的人类对待所有生命的一种期望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