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字德基,东京汴梁人,是宋朝第十位皇帝,也被称为南宋开国皇帝。他的父亲是宋徽宗,母亲是韦贤妃。赵构出生于1107年6月12日,在位期间,他的统治面临着北方金国的威胁。在靖康之变后,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并建立了南宋政权。
在他统治期间,为了应对金军的压力,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他任用了一些主战派将领,如岳飞、韩世忠等人,以抗击金军。但同时,他也重用了一些主和派官员,如秦桧、黄潜善等人,他们倾向于与金朝达成和平协议。
赵构在政治上有时表现出两面性,一方面他支持抗击外敌,但另一方面又因为安全问题而不断寻求和平解决方式。这导致了国内外形势的矛盾冲突,最终导致了岳飞父子的悲剧发生。随后,赵构签订了屈辱性的绍兴和议,这一政策受到许多人的批评,但他仍然坚持这一路线。
除了政治上的活动外,赵构还是一名书法家,对书法艺术有很高的造诣,有著作《翰墨志》,其中包括草书作品《洛神赋》等。此外,他还曾经历过多次逃亡生活,在建炎四年(1130年)到绍兴府(今浙江绍兴)、临安府(今浙江杭州)等地漂泊。
1162年6月,即位三十六年之后,由于“倦勤”之故,传位于养子赵昚,即孝宗,而自称太上皇帝。直至1187年11月9日去世,其谥号为圣神武文宪孝皇帝,被尊为高宗。在其晚年的生活中,不再直接参与朝政,但偶尔干预一些事务。最终因病去世并葬于永思陵,被加谥号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君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