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高宗李治被后人评价为一个无能又好色的皇帝。然而,这个评价似乎并不完全准确。事实上,李治从即位之初,就做出了让人意外的决策。他废除了太宗时期的辽东战役和其他旷日持久的战争,从而使唐朝摆脱了深陷泥潭的状态,让国家得以休养生息。

李治本人是一位慈祥、低调、俭朴的人,他不喜欢大规模兴建建筑,也不信任那些夸大的方士长生之术,更没有时间去游猎这些奢侈娱乐活动。这一点与他父亲李世民以及他的妻子武则天,以及后来的儿子李隆基都不相同,他们都曾经迷恋于这类非必要的事务,而李治却始终保持着清醒头脑,不染尘埃。

历史记载表明,李治多次进行大赦天下,体恤民情。他对老年百姓特别优待,对八十岁以上者提供粮食和布帛,对八十岁以上的妇女授予郡君身份,并赐予毡衾粟帛。此外,他还放宽宫廷规定,让宫女们免受深宫禁苑之苦,还禁止胡服亵玩,以倡导一片清新的风气。而且,他甚至命令自己的皇后亲自带头种植桑树养蚕,以鼓励民间勤劳致富,使唐朝逐渐恢复元气。

在他的乳母卢氏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他的一份感恩与责任。在她丈夫被诛杀之后,被迫成为他的乳母,但他即位后仍旧对她表示了极大的恩宠,将其封为一品诰命。尽管卢氏几次想为她的丈夫翻案,但高宗并未松口,因为那是先前的决定,不应轻易改变。

遗憾的是,在晚年,由于过分纵容武则天干政,最终导致了武后的篡权和屠戮。但正如历史学家所言,如果我们只看结果,那么我们可能会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作为一个真正关心人民安危、全心全意服务于百姓利益的皇帝,即便没有开疆拓土的大业,也能称得上是一个成功者。这样的统治者,是不是应该被认为有作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