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皇室对公主婚配有严格规定,主要是为了防止外戚干政。为什么会这样呢?明朝的皇帝非常害怕外戚通过联姻手段干预朝政,甚至可能导致抢班夺权的危机。为了彻底避免这种情况,明皇室下了不许皇家和大臣武将联姻的命令。因此,公主们的婆家往往来自寒门,不拥有太多地位或影响力。

从洪武到崇祯,这一制度有效地避免了外戚干政,但宦官干政的情况依然存在。在这个过程中,民间男子争相成为驸马爷,即公主丈夫,一种独特风景出现了。然而,由于官府与民间脱离,加上皇家的高高在上,这如何挑选合适的人物成了一大难题。当时没有科学鉴定方法,只能靠口碑和推荐来选择驸马爷。

谁敢当这样的媒人呢?自然是最亲近的人——宦官。而宦官负责为公主牵线搭桥,有品德良好的自然尽心尽力,有私心的小人则利用权谋私利。这给骗婚者留下了机会,使得许多民间男子挂着“好”的名义实际是在骗子行业中活动,他们通过贿赂宦官近臣向皇室骗婚,以此谋求富贵。在明代,这类事件层出不穷,是许多历史奇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